@KTzone » 消閒 - 不解之謎 » 首次發現一顆地球大小且位於宜居帶中的系外行星


2014-4-28 13:54 Vivi_CC
首次發現一顆地球大小且位於宜居帶中的系外行星

借助美國宇航局開普勒空間望遠鏡的數據,天文學家們首次發現一顆地球大小,且位於宜居帶中的系外行星。所謂系外行星是指圍繞其他恆星(而不是太陽)運行的行星,而宜居帶則是指恆星周圍距離適中的位置,在這樣的距離範圍內行星的溫度能保持在適當的範圍內,從而允許水以液態的形式存在於其地表。此次發現的這顆系外行星編號開普勒-186f(Kepler-186f),這一發現證實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存在於其他恆星周圍的宜居帶之中。  儘管此前便已經在其他恆星周圍的宜居帶中發現了系外行星,但它們的大小都至少要比地球大出40%以上,並且要想了解它們的組成物質也將充滿挑戰。而此次發現的開普勒-186f則與我們生活的地球更加相似。  

美國宇航局華盛頓總部天體物理學分部主管保羅·赫茲(Paul Hertz)表示:“開普勒-186f的發現是最終找到與地球相似的星球的重要一步。”他說:“未來的NASA探測項目,如掩星系外行星巡天衛星(TESS)以及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JWST)等將會找到那些距離最近的岩石行星並確認其成分與大氣組成,從而延續人類對搜尋另一顆地球的不懈追求。 ”   儘管開普勒-186f的大小已經知道,但它的質量和組成成分目前仍然未知。但此前的研究已經暗示像開普勒-186f這樣大小的系外行星應該是由岩石組成的。  

SETI(“搜尋地外智慧生命”)研究院的研究科學家,今天發表在《科學》雜誌 ​​上有關論文的第一作者艾麗薩·奎因塔納(Elisa Quintana)表示:“我們目前只知道有一顆行星上存在生命,那就是地球。因此當我們在太陽系之外搜尋生命,我們就會特別關注那些在各項特徵上與地球相似的星球。找到一顆與地球大小相仿且位於宜居帶的行星正是在這一方向上邁出的重要一步。”   開普勒-186f位於開普勒-186系統之中,距離地球約500光年,屬於天鵝座方向。這個系統中另外還包括4顆行星,它們圍繞運行的恆星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一半。這顆恆星被歸類為M型,即紅矮星。這類恆星在銀河系的恆星當中大約占到70%的數量。  

奎因塔納表示:“M型紅矮星是數量最多的恆星。銀河系中最初的生命跡像很有可能就會來自圍繞一顆紅矮星運行的系外行星。”   開普勒-186f的公轉週期是130天,其接收到的熱量值大約是地球從太陽那裡接收到的相應值的1/3,這就使其位於宜居帶範圍的外側邊緣。在開普勒-186f的正午時分站在地表向上看,這里天空中的“太陽”的亮度大約僅相當於我們地球上太陽即將落下時候的感覺。  美國宇航局埃姆斯研究中心下屬灣區環境研究院的研究科學家,有關《科學》雜誌 ​​論文的合著者托馬斯·巴克萊(Thomas Barclay)表示:“這顆行星位於宜居帶這一事實並不代表我們確定這顆行星本身就是宜居的。這顆行星地表的實際溫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擁有何種大氣層。”他說:“因此開普勒-186f或許可以被視作是地球的堂兄弟,但不是雙胞胎。但它的確在很多方面都和地球很相似。”   

開普勒-186系統中的另外4顆成員是:Kepler-186b,Kepler-186c,Kepler-186d以及Kepler- 186e,圍繞它們的“太陽”的公轉週期分別是4天,7天,13天以及22天,這樣近的軌道距離讓它們的地表溫度太高,生命無法在這樣的環境下存活。這4顆距離較近的行星的大小也都在地球的1.5倍以下。  接下來的工作將包括接著搜尋真正的“ 地球雙胞胎”,即那些地球大小,且在宜居帶中圍繞一顆與太陽相似的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並且要測出它的化學成分。開普勒空間望遠鏡是美國宇航局首台擁有觀測地球大小系外行星的探測設備,在其運行期間對超過15萬顆恆星周圍進行了搜尋。  

美國宇航局埃姆斯研究中心主要負責開普勒空間望遠鏡的地面系統的開發,任務操作以及科學數據分發。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則負責整個開普勒項目的開發工作。科羅拉多州的鮑爾宇航技術公司開發了開普勒空間望遠鏡的飛行系統並與科羅拉多大學合作,對任務操作和控制提供支持。

[img]http://www.uux.cn/attachments/2013/09/1_201309031344261e0n6.jpg[/img]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5.0  © 2001-2006 Comsenz Inc.